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What is PR? 心得分享



我覺得的這次是非常充實且精彩的演講。不但有秩序與架構、理論與案例相輔相成學思並重,會後的與學姊的討論也讓我充實很多。

秩序與架構
雅慧學姊不愧身為一位資深公關人,她十分懂得如何與觀眾溝通,不僅是一開始講座公約和時間分配說明,另外考慮到觀眾的特性,連演講順序也做過特別的安排。我十分喜歡這種預告式的演講,把演講大綱先呈現給觀眾,讓我們對演講內容有個心理準備,且先理論後案例的分配方式我很欣賞,所謂先長骨頭在長肉,有了理論作為骨架後,我能更快吸收案例的精華,利用理論作為工具檢視案例成功的原因是否因為滿足某些理論要件等。

理論與案例
理論的探討中,學姊提出了各界的定義,但大抵來說,公關可以說是扮演一個篩選器(filter)幫助我們最選擇或說服我們做對他們所服務的企業所提供的選擇,而公關人員本身並非親自說服目標受眾,而是靠可信賴的第三單為影響媒體,進而改變或增強我們的某種行為。我喜歡雅惠學姊用打撞球比喻這種關係,優秀公關就像撞球選手,瞄準白球(專家)、抓準角度,一個漂亮的拉竿後一竿進洞(打動目標受眾)。案例分享也十分精彩,從twist&coke cases我們看到很多企畫其實在事前就做好分階段的完整規畫,請代言人的影片拍攝也是一次到位,同一支影片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做剪輯,以吸引不同的消費者。行銷方式琳瑯滿目,學姐說其實PR可以操作各種形式,無非是同樣「一道菜(產品),一直炒」多波段的操作以擴大宣傳效益,加深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最後在與董氏基金會的合作中,我發現民間消費者代表團體與企業並不是對立的競爭關係,也可以有雙向溝通與合作,共同為消費者福祉做努力。

學思並重
這一部份的設計是十分的特別的,當講座到了尾聲,對於何謂公關人最重要的特質,也產生了自己的答案,這也許是學姊企圖讓我們自己整理出帶著走的知識,有思考過的解答,印象會更深刻。透過小組深入的討論,各自表述自己的看法,在溝通、互相說服中,我們達成了共識,而精準的文字表達也是一大挑戰。有些小組能以簡短的字句表達深刻的看法,例如:會講話與精確的語言表達能力之間的差別。在發表的過程中,各組似乎都卯足的實力,有些人用幽默感吸引觀眾,有些則是用專業的態度發表,我也有機會代表我們這組上台,由於是最後的壓軸,因此我的策略是闡述本組與眾不同的觀點—廣泛領域的學習,分享給大家,是一次不錯的即席演講機會。最後的紅綠貼紙更是一個重頭戲,海報上的特點是廣泛行業都可以運用的能力(紅)或是我現在就可以努力的能力(綠)。海報上的紅紅綠綠其實是從更大的抽樣(全班)中得出來的圖像,原來大家看重的能力不太相同,且原來有些能力是一些同學現在就想努力獲得的,我也得加把勁。

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同領域的學習與表達能力。學習毋庸置疑是重要的,但除了充實專業,若能在不同領域中汲取養分,加以吸收、融合後才更有機會撞出火花,創意不就是這麼來的嗎?另一方面,若學習是in put,那麼表達方式就是個人思想的out put。而如何把心裡所感所想正確的傳達給對方,使人理解並認同,也需要練習。在本次的演講中,我從學姊身上學到許多演講表達技巧。不僅是知識上的學習,行為上的正確摹仿也很重要的學習,例如說公關人員的舉止與穿著,必須傳達出專業感以爭取客戶的信任。

經驗分享
學姊用自己過往工作的作息表無非要傳達給我們的一個字:忙。要如何忙中有序以及時間及壓力的自處是學姊欲分享給我們的,在緊迫是生活節奏中,要保持心態及頭腦的靈活彈性,擁抱改變,還有「自我覺察」永遠做自己當下最有熱情的事,最後看似不相關的AB可能神奇相遇並加分,這是太概 Conneting Dots的力量,不管是一次講座、一次活動經驗,生命中的各種特事件,這些點(Dots)都有機會連結起來,形成獨特的自我。學姐鼓勵我們活在最真實的每個當下,這都只是再過程(in the process),最美的也是在旅程的本身。非常羨慕學姊能如此熱愛自己的工作,享受在其中,透過演講我們能感受到她工作的熱誠。
以我最近聽到的一句話傳達我的感想:

『所有的熱望都是盲目的,除非具有知識
 
所有的知識都是無用的,除非有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愛』
---- 紀伯倫《先知》

小時候懵懵懂懂嚮往公關這個光鮮亮麗的社會角色,到了半進入職場,時有耳聞這個行業上的艱辛,加班更是家常便飯。面對即將到來的種種挑戰,時常擔心與焦慮自己能不能突圍,在職場上殺出一條生存之路,藉由學姊的分享,讓我釐清對公關的一些迷思,以及一名優秀的公關人,應該如何做準備。我想聽過本次的演講,我宛若拿到了一本非常棒的求職必勝指南!